本篇文章936字,读完约2分钟

日前,在安顺召开的贵州省中药材产业快速发展推广会上获悉,截至2007年,贵州省中药材保护育儿和人工种植面积稳定在600万亩以上,中医药综合产值实现1000亿元以上,将该省建成全国中药材和民族药产业大省。

近年来,该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将中药材产业纳入“五张名片”,反复将中药材快速发展列为大健康的主要产业,遵循山区经济快速发展规律,培育后发特点,建设基地、种子种苗、生产、

截至年底,全省中药材种植和护养总面积达511万亩,总产量155万吨,产值120亿元,中药材总面积居全国第三位,太子参、石斛、天麻、杜仲、薏米、刺梨等面积、产量居全国第一 种植中药材放射农户226.28万人,其中贫困人口98.07万人。 通过金(山)银花、太子参、头花蓼、钩藤、烯香、刺梨等品种的大面积栽培,促进了石漠化治理,昔日荒山成为“金山银山”,实现了经济、扶贫和生态的“三大利好”双赢。

“贵州:建民族药产业大省”

据介绍,该省各地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订单农业”、“保底收购”等方法,加强了中药材品种集聚效果和规模特点。 截至目前,单品种栽培规模数万亩的品种达到47种。 全省23个中药材产业园区种植面积49万亩,中药材初加工规模不断扩大,产值5.60亿元。 中药产业园区异军突起,成为中药产业快速发展的“新引擎”。 且施秉太子参、赤水石斛、龙里刺梨等27个中药材品种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何首乌、太子参、头花蓼、淫羊藿、金钗石斛栽培基地通过国家中药材gap认证。 这些品种在栽培规模、药材产量、市场占有率、综合产值等方面达到全国领先水平,成为全国享有定价权的当家品种,不断提高着中药材在贵州的市场影响大小和竞争力。

“贵州:建民族药产业大省”

贵州加强园区建设,建设中药提取、原料药、大健康产业等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基地。 培育经营主体,形成对领域快速发展有较强牵引力的大公司集团,成立各种类型的农业合作社,积极快速发展家庭农场。

提升知名企业品牌,牢固提升“黔药”、“苗药”等企业形象,加快无公害绿色有机中药产品和地理标志认证建设,建设中药电子商务平台,构建新闻灵敏度高、高效便捷的营销渠道。 该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药垄断品种有154种,苗药成为全国销售额最大的民族药。 (中国中医药报) )。

标题:“贵州:建民族药产业大省”

地址:http://www.fcyser.com/fsjktt/11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