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59字,读完约3分钟

繁华的街道、奇特的大楼、精致的家具、高品质的生活,这是现代人追求的时髦生活; 穷乡僻壤、倾斜的平房、砖块堆砌的榻榻米、寂寞的生活,这是很多人难以忘怀的失能者。 他们笼罩在疾病、事故、贫困等各种阴霾中,他们需要关怀和医疗帮助。

“失能老人生活在社会盲区?”

这样,为了改善失能老人的生活质量,在出院后的康复阶段学习自我护理,最近,温州医科大学“医米日光”中外医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利用专业特点,将失能老人分为轻度失能、半失能、重度失能,穴位图、血压计、握力圈

从鹿城区到平阳县,实践队员和随行医生的行程共200多公里,访问了温州市鹿城区月湖社区、水头镇、莆田村、内坛村、繁华村等50多户失能老人。 其中,住在蒲潭村水南路125号的黄鲁梅,早年丧子,三个孙女和一个孙子分别因家多年不在身边。 两年前,她因糖尿病不得已断腿,失去了自我管理能力。 青梅竹马的陈益长辞去了水头镇水下管理处的工作,靠微薄的退休工资支撑着两人的生活,求药,生活窘迫。 访问当天,实践队员测量血糖,测量血压,和团队医生一起看指标正常,说:“婆婆,我很好。 血糖值现在不太高。 请每天定时继续吃药。 ”我很担心。 听了医生的话,黄鲁梅点头表示要多次见面。

“失能老人生活在社会盲区?”

“我们为残疾老人的生活不如意感到痛心,为他们多年来多次支持而感动。 所以我们想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让他们学习自我护理。 ”实践队员蔡梦婷看到黄鲁梅苍白的脸,陈益长满是血丝的眼睛,不由得感慨。 陈益长还对实践队员说:“生活的困难是另一方面,黄姑现在83岁了,生活就快结束了。 她最大的愿望是看到孙子的脸。”

“失能老人生活在社会盲区?”

然后住在蒲中路93号的谢守峰,截瘫10年,一边照顾妻子和3个孩子,一边积极乐观地生活着。 “只有这样才能给妻子生活的希望和动力。 我会以积极的生活态度告诉他们我很好。 这是我唯一能为家做的事,”他说。 据了解,谢守峰妻子的月薪只有1000多元,加上政府数百元的补贴还没有收入。 因此,她兼顾了很多工作,到处借钱,尽最大努力支撑着自己的家庭。 了解谢守峰基本情况后,实践团随队医生周莉莉详细检查身体,发现因半身不遂,大小失禁,不能随意翻动,下半身红肿发痒,部分溃烂。 为此,周莉莉建议谢守峰每天翻身,躺几个小时,除了血液积在后面防止屁股和背部塌陷外,还多次按摩腿部。 实践队员也把自己带来的爱的药包交给了他。 对实践团的援助,谢守峰先生表示非常感谢。 “你们教我的按摩和护理方法很好。 那样的话,脚的皮肤不会经常变形。 今后也许可以更轻松地翻身。 我不需要经常照顾妻子。 ”

“失能老人生活在社会盲区?”

同样是失能者,既有乐观快乐地生活的老人,也有处于身体和心理双重痛苦之中的老人。 每个人都可能遭遇不幸,但家庭的支持可以帮助他们走出阴霾,恢复积极的生活态度。 因此,失能老人需要的不仅仅是医疗上的援助,还有来自家人的支援。 (蔡梦婷、李萍/文)。

标题:“失能老人生活在社会盲区?”

地址:http://www.fcyser.com/fsjktt/12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