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64字,读完约2分钟

《基层医疗机构“治未病”服务业指南》(试用稿)指出,《指南》指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机构开展“治未病”服务业,中医药管理部门对基层医疗机构实施“治未病”。

根据《指导原则》,基层医疗机构每1万服务人口配备0.5-1名“治未病”服务人员。 基层医疗机构中医分类执业医师及其他从事中医药服务的执业医师,每年必须接受80小时以上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社区公共卫生医生和护士(士)必须接受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管理者必须接受中医药政策和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知识培训。

“基层“治未病”服务有了指南”

《指南》确定了服务对象为包括常住居民和流动人口在内的社区居民。 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亚健康人群为重点服务的人群。

根据《指南》,社区居民不仅可以在基层医疗机构享受针刺、艾灸、推拿、拔罐、穴位注射等中医“治未病”技术,还可以享受体质识别、制定个性化中医健康调整方案等服务。 基层医疗机构在居民健康档案中建立中医药健康管理专业。 除了开展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老年人体质认识和儿童中医培养服务外,还开展针对孕产妇、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等人群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基层医疗机构还以多种形式开展中医药养生保健科普推广活动,与传授中医养生、慢性病养生和健康生活习惯性的季节性易感疾病、传染性疾病的易感人群进行比较,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采取中医药干预措施。

“基层“治未病”服务有了指南”

《指南》还提出建立“治未病”服务效果判断指标体系,确定一系列判断指标。 其中,居民对中医预防保健常识知晓率在90%以上,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人员对中医预防保健相关政策的知晓率在85%以上。 老年人体质识别、儿童中医培养服务目标人群覆盖率为30%; 居民体检体质识别率达到40%以上; 高血压患者中医药健康管理率达到35%以上糖尿病患者中医药健康管理率达到20%以上。

标题:“基层“治未病”服务有了指南”

地址:http://www.fcyser.com/fsjktt/12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