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47字,读完约1分钟

最近,香山科学会议第650次学术讨论会在深圳召开。 这次会议的主题集中在未病状态测量和识别的科学问题、尖端技术和核心设备上。 根据与会专家的建议,目前现代医学工程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快速发展,可以用于中医“未病”的测量,通过中医与工程技术的深入融合,为缓解我国全民的健康问题提供具有中医特色的处理方案。

“香山科学会议:将医工技术应用于“未病”辨识”

专家表示,基于柔性电子、可穿戴传感与计算、先进人机交互等尖端技术,开发适合中医“见闻”、大脑功能干扰的中医装备,如人体干扰电极、自主神经功能控制、日常行为监测等。

近年来,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在人体健康评价方面展开了一系列尝试。 例如,会议执行主席、我院研究员王磊带领身体传感器网络课题组,对比颈肩腰腿痛这一典型的未病状态,研究了疼痛传导途径和运动调节机制的科学问题,开发了定量准确的判断和连续干预技术,临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然后,本医院相关研究小组将全身电阻作为监测目标,开发了经络成像系统。

“香山科学会议:将医工技术应用于“未病”辨识”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将现代医学工程技术用于“未病”状态监测是应对健康问题的新尝试。 但目前,“未病”的检测对象、检测指标、特有的检测和数据观察方法等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会议执行主席张伯礼院士指出,“未病”监测希望中医药原创思维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产生原创性成果,引领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

标题:“香山科学会议:将医工技术应用于“未病”辨识”

地址:http://www.fcyser.com/fszyxw/4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