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98字,读完约3分钟

不能只依靠医疗服务价格处理所有问题。 制度上的“水分”得不到挤出,医疗价格很难与公立医院、药品结构、医疗保险等行业的改革进程同步前进。

国家发改委6日发布《关于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意见》,确定了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意见》指出,改革方向是通过提高诊疗、手术、康复、护理、中医等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降低大型医疗器械的检验治疗和检验价格等,提高药品、检验检测价格

“评论:推进医疗价改需先挤出制度性“水分””

医疗服务价格的修订是医疗改革必须突破的关口。 看病贵、看病难的老毛病长期得不到治愈,除了公共医疗供给不足、医疗资源分配不平衡外,还有医疗服务价格关系不理顺也是重要原因。 由于医疗服务价格低、药品附加机制错误,不仅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不能发挥应有的价值,而且许多医院不得不采取依赖药物维持医疗的方式来维持运行。 有计划的医疗价格体系和市场化的药品价格体系的非融合,不仅模糊了公立医院的属性,而且鼓励了过度诊疗和过度用药,加剧了医疗保险矛盾,使医疗保险管理费无法按合理的价格体系实施,在医疗保险基金中形成了制度上的差距。

“评论:推进医疗价改需先挤出制度性“水分””

医疗服务的价格肯定会修改,但这个关口绝非易事。 价格修订的背景包括医疗制度、药品流通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公立医院补偿制度、医务人员报酬制度等诸多深水区。 协调、不联动的政策配合和操作程序,既要确保医疗机构的健康运营,又要使医疗保险基金能够承受,而且不增加群众看病整体负担,这一目标是非常困难的。 去年3月,重庆各级公立医疗机构正式实施医改新政。 虽然在许多方面,重庆医改与此次启动的医疗价格改革方向一致,但由于部分患者认为加重了医药负担,医改新政中止。

“评论:推进医疗价改需先挤出制度性“水分””

要推进医疗价格改革,不重蹈重庆试水的覆辙,必须以挤出各种“水分”为突破口。 如果只是在医疗服务项目上增减费用,而不触及药品流通和价格机制的弊端,则有可能增加患者负担的公立医院无法尽早恢复其公共属性,则固有的逐利性就会体现在其他方面; 如果少数群体持续占用过剩的医疗资源,对公共医疗的供给能力将无法同步提高,医疗服务价格将没有可参照的基准水平。 在这种情况下,医疗服务价格走向持续上涨的通道,有可能在未来给医疗保险基金和患者看病带来新的困扰。

“评论:推进医疗价改需先挤出制度性“水分””

大体上来说,药品、检验等的价格“水分”是制度上“水分”的构成要素,不是一个所有物。 这意味着不能只依靠医疗服务价格解决所有问题。

正如医疗价格修订合理的服务价格比例关系一样,在微观层面,根据价格分类管理的要求,公立医疗机构与非公立医疗机构、一般医疗服务与特需医疗服务需要建立恰当的价格对比关系。 价格核对关系并不是制度上的“水分”不被挤出就能被真实发现的。 另一方面,在宏观层面,制度上的“水分”得不到挤出,医疗价格难以与公立医院、药品机制、医疗保险等行业的改革进程同步前进。 哪个阶段晚了,医疗价格的变更就有可能面临局部半途而废的危险。

“评论:推进医疗价改需先挤出制度性“水分””

从这个意义上说,医疗价格修订应该看作是推进整个医疗改革的另一份宣言书。 相对于迄今为止引进的改革,价格体系的改革最具全球性的撬动效应。 为了按照路线图和时间表实现预期的目标,必须展现出持续改革的决心和行动,一点也不能懈怠。

标题:“评论:推进医疗价改需先挤出制度性“水分””

地址:http://www.fcyser.com/fsjktt/1092.html